当前位置:湘西州切换地区

  • 城市选择
  • 区/县选择
当前位置:特色文化>在回首处相逢——“馥约湘西·重走大师路”系列报道之三
在回首处相逢——“馥约湘西·重走大师路”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发布时间:Tue Mar 01 10:54:43 GMT+08:00 2022浏览量:227


吉首市河溪镇张排村,沈从文当年乘车回吉首曾在此伫足。



▼浦市全景,日头落尽云影无光时,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暮色里。



每逢赶集,浦市周边村子的船儿便陆续粘上了码头。



浦市赶集。



泸溪浦市万寿宫,辰河高腔《目连戏》吸引了众多村民观看。



浦市龙舟赛。



浦市中元节。



沅水边的辛女峰。



1982年,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吉首东正街的码头边合影。(资料图片)



文/图 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谨





浦市 :一座有腔调的千年古镇



沿河七个用青石做成的码头,有一半常停泊了结实高大的四橹五舱运油船。此外船只多从下游运来淮盐、布匹、花纱,以及川黔所需的洋广杂货。川黔边境由旱路来的朱砂、水银、苎麻、五倍子、生熟药材,也莫不在此交货转载。木材浮江而下时,常常半个河面都是那种木筏。本地市面则出炮仗,出纸张,出肥人,出肥猪。河面既异常宽平,码头又干净整齐。街市尽头为一长潭,河上游是一小滩,每当黄昏薄暮,落日沉入大地,天上暮云被落日余晖所烘炙剩余一片深紫时,大帮货船从上而下,摇船人泊船近岸以前,在充满了薄雾的河面,浮荡在黄昏景色中的催橹歌声,正是一种如何壮丽稀有充满欢欣热情的歌声!



——沈从文《湘西:泸溪·浦市·箱子岩》



沈从文从沅陵出发,水面便开阔了许多,离凤凰越近,心情便越好起来。到了“柏子”的小河、“翠翠”的家乡了,从泸溪老城沿峒河可达凤凰与吉首。酉水与峒河都是湘西通往外界的出口,河流交汇处,便有古镇,便有码头,便有聚集,便有了人间烟火。



到泸溪让沈从文想到当年当兵的时候,夜晚睡在还有太阳余温的河堤上,他熟悉的12个战友,11个死去,还有一个战友赵开明,最后成为泸溪绒线铺小翠的老公,这个小翠就是沈从文《边城》的主角儿翠翠的原型之一。沈从文在《新湘行记:张八寨二十分钟》渡口的船上又遇到了 一个新时代的翠翠,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也许翠翠这个名字在沈从文的文学世界里已成为一种美好、纯净、淳朴、善良与希望的象征。春天行走在湘西的大地上,漫山遍野的草木会让你感受到那满眼的翠绿是新鲜、希望与活力!



因修建凤滩大坝,泸溪老县城搬至白沙,从白沙到浦市的路上就有箱子岩、辛女峰、盘瓠庙。箱子岩的洞穴中还有几块木板悬挂在绝壁处,古人的悬棺就这样藏在绝壁之处。沈从文笔下的阳光之下的箱子岩五彩缤纷,我们到达时,天气灰蒙蒙的,因而也无法看见书中所写的箱子岩。



辛女峰是否是金庸《射雕英雄传》里的铁掌峰?峰上的双雕把郭靖、黄蓉带下了铁掌峰,而我去辛女峰航拍,确实曾遇到几只大鹰朝无人机直扑而来。



1942年,湘西成了抗战大后方的避难所,金庸在湘西泸溪生活了几年,沅水流域的地名风俗与人物不断出现在他的武侠小说之中也就不奇怪了。他小说中最好的男一号狄云与女一号程灵素都是湖南的,湘西人的那种爱憎分明,轻生命、重承诺,轻钱财、重情义,以及不畏强暴、不怕艰难、扶弱济贫、豁达开朗、乐观向上的传统侠义精神也融入金庸的灵魂之中,而这些人的性格在沈从文的笔下也展示得极为生动。在屈原、沈从文、金庸的文学世界里,在几千年的时空里,他们对沅水的风俗与人物以不同的方式写下了生动的注解。



沅水,每一段河流与山峰、神话与传说都是自然与历史的沉淀,而考古学的重大发现让传说变为现实。



辛女、盘瓠的传说是沅水先民几千年来的美好信仰。老一辈学者们大多认为盘古与盘瓠是一种同源关系。从清末的夏曾佑到民国时期的闻一多、顾颉刚、杨宽,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袁珂等等,不少学者均持这种说法。而浦市下湾高庙文化遗址的发掘让我们知道7000多年前沅水的先民是如何繁衍生息的,他们把符号刻画在陶器的侧面,展示了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与内心的独特精神世界,这是远古文明的雏形与萌芽,那个年代,世界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历史,这些沅水先民从蒙昧走向了文明,盘古开天地!



浦市,每逢赶集,周边村子的船只就粘上了码头。街道喧闹起来。浦市码头上的老茶馆还保留了一些缓慢的节奏,茶客喝两块钱一杯的粗茶,抽一袋浓烈的草烟,吃几碟南花根、花生、瓜子,就可以闲聊大半天。他们边看电视边闲聊,国际、国内及东家长西家短的消息都是茶客的谈资。在一个没有手机与电脑的时代,码头是物资的集散地,茶馆就成了信息中转站。



浦市中元节时,各种民俗活动便开展起来,历史典故与传说都在舞蹈与纸扎艺术中展现出来,游行队伍穿街过巷,孩子们跟随在后,一路欢叫追赶。



万寿宫的辰河高腔,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唱,从陈依白到向荣,他们都随着沅水去了远方,孩子们的历史教化启蒙,老人们曾经的美好回忆,都在舞台上的唱词与跃动的光影里。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中,在舞台的后窗下,他什么都看不到,只是用耳朵聆听辰河高腔的每一段唱词与鼓点……在一段旋律里,他的表情也入戏了。



沈从文晚年回到凤凰听到老人唱的傩堂戏,一听,老泪便流了下来。



浦市的端午龙舟赛与其他地方不同。周边的村子都会组队参加,没有固定的赛道,也没有预赛与决赛,他们在宽广的河道上自由划行,遇到同行的船只,就立即展开一段角逐。从河中间划到对岸的江东寺的河边,船到岸,悬挂在岸上的炮竹噼里啪啦响了起来,随即升起一股浓烟。这些汉子可在河面上玩几天,尽兴才归。码头边坐满看闹热的村民,每只船队都在码头边搭了一个篷子,饮料与食品准备充足。



一只只龙舟在沅水上划过,他们的比赛没有输赢,顶多几句粗野的对话。他们尽情挥洒激情与快乐。



浦市从繁华到沉寂,岁月呼啸而过,有时也需要老茶馆的那份安宁,也需要一段龙舟赛的激情,也需要辰河高腔对历史故事的缓缓吟唱。



浦市高山坪古驿道从浦市古镇开始,过高山坪、达乾州与凤凰,长约30公里,也可到云南、贵州、四川,是湖南省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条古驿道,它把沅水的码头与大山深处的小镇连接了起来。高山坪古驿道兴起于统治者对苗族的镇压,后因商业而繁盛。1917年,沈从文参加湘西靖国联军第二军游击第一支队,驻防辰州(沅陵)。我们考察小组在高山坪古驿道上行走了一段,感受当年15岁的沈从文背着包袱是如何从凤凰走向外面的世界,翻阅世界这本大书。



离去,所有的风雨已在身后。



归来,一切的思念早回故乡。





吉首:往事如水,长流不息



“少壮军官中,如师长顾家齐、戴季韬辈,虽受近代化训练,面目文弱和易如大学生,精神上多因游侠者的遗风,勇鸷慓悍,好客喜弄枪杆子,如太史公传记中人。”



——沈从文《湘西凤凰》



1956年,沈从文回到湘西写了一篇短文:《新湘行记——张八寨二十分钟》。在文章的末尾有这样一段话:“这小地方和南中国任何傍河流其他乡村一样,劳动意义和生存现实,正起着深刻的变化。第一声信号还在十多年前,即那个青石板砌成的簸箕形渡口边一群小孩子游戏处,有一年这样冬晴天气,曾有过一辆中型专用客车在此待渡,有七个地方高级文武官员坐在车中,一阵枪声下同时死去。这是另外一时那个‘爱惜鼻子的朋友’告诉我的。”



吉首河溪张排,这里是万溶江汇入峒河的交汇口。1949年5月9日,一代抗日名将顾家齐从凤凰乘车去省会长沙,到了张排,一行人被枪手伏击。(据《凤凰文史资料第一辑》)



1937年,顾家齐率领以筸军为主的国民第128师血战嘉善七天七夜,沈从文的弟弟沈荃英勇善战,他曾在顾家齐手下当过团长,也参加了嘉善战役。1951年秋,一个风雨飘摇的日子,沈荃同许多起义投诚人员在镇反运动中不幸罹难,时年45岁。32年后的1983年,沈荃沉冤得雪。



两位抗日名将没有战死沙场,却分别死于沅水之滨。



那天,沈从文经泸溪回吉首参加湘西苗歌考察团,他下车,站在张排寨码头,静默良久。



现在吉首飞速发展,从张排拉通了一条大道——张社大道,一直通到社塘坡。吉首未来的发展格局更加宏大了。



1982年,沈从文、黄永玉等一行来到吉首大学演讲。后来,吉首大学中文系成立了沈从文研究所,一批专家开始系统研究沈从文的作品,这些年来,成果累累,出版了不少好的图书,这为沈从文作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文化入口与参考坐标。



在吉首东正街的峒河边畔,张兆和给沈从文整理着衣服,摄影师拍下了一张精彩合影。合影里,两位老人笑眯眯地看着峒河与两岸的吊脚楼。这张照片,如今挂在沈从文故居的墙上。每次到故居参观看到这张照片,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往事如水,长流不息。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43-8237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