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文旅云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技术支持:湖南韵动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地址:湖南吉首市人民北路胡麻井广播播控中心电子信箱:916255273@qq.com联系电话:0743-8237952
泸溪鳌山灯
元宵到,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省泸溪县浦市镇,还未及傍晚,古镇便像一个羞怯的少女,在云缠雾绕中悄悄隐去,巷弄里的灯火逐渐亮了起来……
古镇已经热闹起来了,巷弄里挂满了红灯笼,还有各种五彩的花灯。灯华如水,搅碎了天上的月光,又如同星辰纷纷坠落,在人海中浮浮沉沉。月色灯火之下,倾城辉耀,灯影纵横,士民男女,罗绮如云。
元宵佳节期间的泸溪街景。
夜色里,一盏大型的如小山般的灯引人瞩目。由芦苇秆扎成的灯骨架包裹上彩纸后,显得格外绚丽夺目,彩灯上框架中的和周围摆放的故事人物更是栩栩如生,周围还摆放着由芦苇秆扎成的亭台楼阁样式雷,造型十分逼真。主灯顶层的伞形转盘用一根根丝线一端系于转盘顶端,一端勾住人物身体,用电风扇替代原炭火热动力冲动转盘,灯走线动,其人物翻动雀跃,让整个彩灯人物故事更加生动活灵活现。——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泸溪鳌山灯。
“泸溪的灯,镇竿的兵, 浦市的龙舟,乾州的春。”沈从文短短几句诗词,概括了湘西各地经典文化。其中的“灯”就是湖南省泸溪县民间这种纸扎彩灯艺术品“鳌山灯”。
旋转中的鳌山灯顶端。
据《泸溪县志》记载,宋绍兴年间,王庭珪因得罪秦桧而流放泸溪,并作《辰州上元》一诗,诗云:“留滞沅湘浦,飘如云水僧,来为万里客,又看一年灯。”诗句中又看一年灯,说明王庭琼常驻泸溪多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灯都是从不缺席,逢节必看,作佳句赞灯编于诗集,以抒发对泸溪鳌山灯的喜爱之情。
正如诗中所言:“翠幛镶珠箔,高楼俯玉绳。鳌山今夜月,应上最高层。”诗中的星雨吹落,鱼龙夜舞,似幻如梦,却并非是望空虚想,而是泸溪元宵灯火真容写照。游客们不由得赞叹不已,他们不曾知道的是,这些宏大而精致的鳌山灯,手工艺人付出了几代人的心血。
该灯的制作者是杨必熙,现年71岁,武溪镇人,泸溪县氮肥厂退休职工。杨必熙的曾祖母文兴东从小接触鳌山灯,7岁就开始制作鳌山灯,她制作的鳌山灯进供到京城朝廷,获皇家颁发“珍德状元”的牌匾。曾祖母的鳌山灯展示了多个神话故事,能惟妙惟肖地转动,儿时的杨必熙看见过,被深深吸引了,他7、8岁时就跟着曾祖母学习绘画、手工制作等,多年来他潜心从事鳌山灯研究、整理、制作工作。
泸溪鳌山灯存续可查阅族谱,为杨必熙祖上清代秀才、文人文广宇,在家中设鳌山灯作坊,后传给杨必熙曾祖母文兴东,再传给祖父杨祖旺,再传至家父杨家澄,直至传给杨必熙,他已是鳌山灯的第五代传承人。清《活计清档》载,雍正十六年,养心殿西暖阁也陈设鳌山灯,即为杨必熙曾祖母文兴东制作的鳌山灯作为贡品呈送朝廷,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安设西厢鳌山灯供万国观赏。
眼前这个正忙着制作鳌山灯中人物的老人就是杨必熙,只见他左手拿着通草茎,右手拿刻刀细细的雕刻着人物的脸庞,随着后再用通过剪纸将人物着衣衫,最后在人物脸上进行彩绘,勾勒出人物更加细腻的形象。
杨必熙正在制作通草人物。
杨必熙介绍说,鳌山灯的名字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据传渤海里有五座高山,玉皇大帝令十五只巨鳌驼载,五山在海中耸立不动,称作鳌山。先民把灯火构成鳌山之形,叫做“鳌山灯”。后经历代传承,形式不断更新,逐渐演变成人们熟知的故事情境,并发展完善,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大型灯火表演。
据史料记载,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明帝为了弘扬佛法,每逢正月十五,便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后来放灯这一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举办而流传到民间。到了宋代,京城州府普通以神话中的鳌山立意设计大型鳌山灯组人们用彩色丝绸结成山形。
《大宋宣和遗事》载有“自冬至日,下手架造鳌山高灯,长一十六丈,阔二百六十五步,中间有两条鳌柱”。明《皇明通记》载“永乐十年,声乐元宵,赐百宴,听臣民赴午门外,观鳌山三日,自是岁以常”。明代彩灯的珍贵资料《上元灯彩图》中描绘的鳌山灯丰富而精彩。泸溪鳌山灯始于汉代,盛兴宋朝,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泸溪民间一种纸扎彩灯技术品。鳌山灯多于元宵灯展上放灯,意为民间祈福国泰民安。
鳌山灯的人物造型是通草内茎与芦苇秆,造型人物利用连线,马尾毛系于人物关键等部位,经炭火热气冲动纸条转盘而使人物活动,动作灵巧。多以戏曲人物为题材来展现其工艺,创作题材多用于古典戏曲人物展示历史剧目,如《杨家将》《水浒传》《白蛇传》《西游记》等故事。
《杨家将》通草人物造型
“每年元宵节,泸溪元宵节的鳌山灯,当时在武溪镇西正街尹公祠、十字街伏波庙等5个地方,摆放鳌山灯,夜晚五灯齐放,蔚为壮观,周边群众扶老携幼,热闹非凡,人潮涌动。”据有幸目睹鳌山灯最后几次表演的耄耋老人讲当年盛况,尤为准确。令人痛心的是,受历史运动的影响,鳌山灯表演中断了一段时间,此手艺也几近失传。
这几年,杨必熙尽管年事已高,但他决心要让祖上这一几近失传民间艺术重放光彩。杨必熙凭着不断回忆儿时记忆里曾祖母和祖父制作鳌山灯的场景,靠着一点点回忆起祖辈们的只字片语,想把这门失传的手艺抢救回来,复燃千年鳌山灯。他的想法得到家人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随后,他查资料,找材料,画图纸,搭架子,塑人物……寒来暑往,早起晚归,锲而不舍。
这是一门复杂的手工艺,制作者不仅要有绘画、服饰知识,有纸扎、篾工、泥塑等技艺,还要吃得苦,耐得烦。其制作材料,以前多用通草茎和高粱秆做成,以马尾毛、丝线连接其头、手、身躯。制作成功后,在架上烧炭火形成升腾的热气,冲动纸条转盘,带动接线,使纸扎的人物故事有节奏动起来,生动传神。
杨必熙抢救这门手艺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寻找通草这种材料就花了好几年时间和心血。
经过处理后的通草茎
这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白色草茎,是制作鳌山灯人物形象的重要材料。在杨必熙儿时的记忆里,曾祖母管这叫“通籽”。当时杨必熙只是7、8岁的孩童,直到杨必熙60多岁,几十年过去了,“通籽”也已失传了几十年。杨必熙已完全不记得曾祖母口中的“通籽”为何物,只记得是一种白色的草茎。凭着这零碎的记忆片段,他漫山遍野地去寻找,走遍了附近的山林,尝试过各种草茎,几年时间过去了依然一无所获。
杨必熙并没有放弃,他继续查阅资料,还学习了上网搜索。有心人,天不负,终于在网上查到了一种名叫“通草”的植物。他看到那白色的草茎,膨胀呈中空圆筒形,不禁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曾祖母口中的“通籽”吗?知道了通草的叶子形状,杨必熙马不停蹄地去山上找,终于找到了相似的草叶,一拔一折,这草茎果然膨胀成白色的中空圆柱形,找到了!这通草就是曾祖母说过的“通籽”!
找到通草茎,杨必熙开始雕刻了,他手上雕刻手艺便是曾祖母的祖传。杨必熙一刀一刀刻下去,通草茎上的人物形象轮廓越来越清晰。长筒形的白色通草茎很快成了一个历史故事中人物的脸型和身型,通草茎很细很软,要在这其中都有一个度的把握,这个“度”并没有精确的数据,全靠手感上的掂量,在极其微小的掂量中考验一个制作者技艺的高低。
在通草茎上进行人物面部细节雕刻
任何一门技艺都在传承中不断成长,演变,然后,走向超越。
一百余年前,一个叫文兴东的姑娘带着嫁妆和娘家的鳌山灯制作手艺,风风光光地从泸溪县武溪镇嫁入当地杨家,从此生儿育女,生根发芽。随之在杨家落地扎根的还有文兴东祖传的制作鳌山灯的技艺。文兴东便是杨必熙的曾祖母,她的父母考虑到未来女儿一家的生计,让把制作鳌山灯的技艺带到夫家,让嫁入杨家的女儿能尽快地另起炉灶,发家致富。
一百余年来,杨家视曾祖母的这套嫁妆为传家之宝。即使到了今天,科技发展,工具改进,文兴东从娘家带来的这套手艺却依然在后代手中使用。他们传承发展这门古老的手艺,把木板材料改为高粱秆、芭茅秆,最后多用芦苇秆,使用现代的粘胶技术进行造型。内容上也融入了现代色彩,创新制作了一栋倾斜的“危楼”造型,寓意居安思危;创作了黄鹤楼下抗疫故事等。
杨必熙正在制作鳌山灯。
近年来,鳌山灯这门泸溪传统手艺受到县里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积极申报非遗项目。2018年,杨必熙连续一个多月加班加点赶制完成一盏大型的鳌山灯作品,并提交了申报资料,“泸溪县鳌山灯”被评定为州级非遗项目。
在县里支持下,杨必熙的鳌山灯工作室和非遗展示厅在泸溪的历史文化名镇——浦市古镇建成。经常有游客和儿童青少年对鳌山灯产生浓厚的兴趣,杨必熙就现场授课传承。“我最大的愿望是想把鳌山灯这门传统手艺传承下去。”他表示,因为鳌山灯有悠久而宝贵的文化价值,现代还可做家居、商业等装饰,古老的鳌山灯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元宵佳节,人们在灯下相遇,在灯下相聚,衣着上也染着同一片灯火的华彩。灯火下的彼此,也因这种人间烟火气息而彼此亲近。哪怕是疫神犹然迈着恣肆的步伐四下游荡,动辄迫人闭门掩户,敛声噤口,但元宵街头点亮的万千灯火,仍然给彼此隔绝的人心以安慰。
正是一年好光景,泸溪复燃千年鳌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