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文旅云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技术支持:湖南韵动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地址:湖南吉首市人民北路胡麻井广播播控中心电子信箱:916255273@qq.com联系电话:0743-8237952
只缘身在此山中。向黎明 摄
秋染高林。向黎明 摄
红豆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红腹锦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蓝喉太阳鸟。
金裳凤蝶(雄)。
文/彭宁 石立新
古丈县最高峰,在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个叫顶堂的地方,海拔1146米。站在这里,那层层叠叠带着各种植物不同温度的绿色,就扑面而来。
这个西南高东北低呈一面坡地形的自然保护区,坐落在古丈县东北部,似一颗明珠,为全县甚至全州人民供养着一片珍贵的“生态绿肺”。
今年7月1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正式施行,成为古丈县颁布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也标志着全县绿色生态系统保护工作进一步走上了法制轨道。
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贵高原东端,武陵山脉中段,古丈县东北部,地处东经109°58′23″~110°14′38″,北纬28°36′32″~28°45′39″。保护区东西长23.1km,南北宽13.7km;区域范围涉及1林场(高望界国有林场)3镇(高峰镇、古阳镇、岩头寨镇)16个村的部分区域,土地总面积17169.8 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3.23%,其中核心区7497.5公顷、缓冲区5624.3公顷、实验区4048公顷;高望界保护区林地面积15564.8公顷,其中国有4615.6公顷,村集体12554.2公顷。
高望界保护区为以保护典型的武陵山区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为主,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辅,保护与适度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1993年,建立高望界县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政发[2003]97号)升级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4月,国务院(国办发[2011]16号)正式批复高望界省级自然保护区晋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质地貌气候
保护区位于云贵高原东端,武陵山脉中段,为沅麻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正处于我国东部新华夏系构造第三隆起带中段的古丈-凤凰新华夏亚带,江南地轴中段西侧(武陵山隆起),是古丈复背斜的重要构成部分。
保护区地质历史古老,受地质构造影响,形成了西南高东北低的一面坡地形,境内最高处顶堂海拔1146.2米,最低处高峰镇镇溪海拔170米,高差976.2米;山系走向为:北东-南西和北西-南东或近东西;水系呈“掌”状分布,加上茂密的森林植被,形成了“放大了的山水丛林盆景”。
区内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内年均日照时数1289.0h,年均气温15.9℃,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9.1℃,≥10℃有效活动积温4313.1℃,无霜期260d,年均降水量1443.1mm,年均蒸发量1013.0mm,年均风速1.07m/s。山高林密使境内温至高而不热,温至低而不刺骨。
生物多样
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94科、853属、2051种。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4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7种,国家重点保护的兰科植物32种,湖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6种。其中蕨类植物29科80属256种(含变种),在全国蕨类区系中有相当大的比重,科、属、种分别占全国蕨类区系的76.31%、45.19%、10.94%,本区种子植物高达166科773属1795种,科、属、种数分别占全国种子植物的60%、24%、5%。同时,该地区共有3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74个群系。高望界保护区发现陆生脊椎动物 4纲26目88科274种,水生脊椎动物35种,鸟纲15目52科164种,爬行纲2目10科45种,两栖纲2目7科22种; 有昆虫1807种。
物种稀有
保护区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31属,占该地总属数4.82%,占整个中国特有属的12.06%。区内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4种(银杏、伯乐树、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国家Ⅱ级保护区植物(金毛狗、黄杉、鹅掌楸)等17种。伯乐树分布面积达28公顷,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分布面积达86公顷。区内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种(云豹、白颈长尾雉、林麝),Ⅱ级保护动物有(大灵猫、小灵猫、红腹锦鸡)等29种。尤其是白颈长尾雉种群数量大,区内80%地方均有分布。
位置特殊
保护区位于我国具有全球意义的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的武陵山区,区内有亚热带保存完整、面积较大的低海拔常绿阔叶天然原始次生林。保护区位于沅江一级支流酉水河畔,是凤滩大型水库的汇水区,是湖南西部沅水流域重要的水源林区。
科研价值重要
保护区地质构造古老,山地气候垂直变化大,森林植被类型多样,植被垂直带谱明显,保存完好,能提供原始本底作用,是研究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遗传多样性及其自然演替规律和水源涵养功能与作用的良好基地,是研究恢复与重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天然参照系统,是科学考察、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的最佳选择。
科研合作
长期以来,省内外专家和学者一直非常关注高望界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
20世纪先后有湖南经济植物研究所、湖南师范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湘西自治州林学会、昆明植物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来高望界保护区考察。21世纪初,湖南农林勘察院、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所、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吉首大学等十多个单位的专家对高望界进行了多次调查,基本查清了高望界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分布状况。
2011年,为全面摸清资源本底,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理论基础,在国家林业局专项项目和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支撑下,高望界保护区管理局联合武陵山动植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对高望界保护区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并于2014年7月出版了《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2013年开展了珍稀树种围栏保护和繁育工作。2015年7月,组织力量对板冲集中分布区的钟萼木进行了定株观测编号,并进行了保护区钟萼木、红豆杉、红椿保护地建设工程。
2010年以来,高望界保护区先后与吉首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建立了科研教学合作关系,在高望界保护区建立了科研、教学、实习示范基地。
2012年6月,吉首大学资环学院在高望界保护区的“教学实践基地”正式挂牌,2015年9月吉首大学“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在高望界保护区挂牌。保护区与吉首大学联合开展高望界自然保护区蝶类、鸟类调查,设置、调查样线30条,样地8块。每年夏秋季,吉首大学、中南林科大等大学学生约300人次来高望界保护区考察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