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文旅云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技术支持:湖南韵动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地址:湖南吉首市人民北路胡麻井广播播控中心电子信箱:916255273@qq.com联系电话:0743-8237952
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村
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村[查看地图]
水卧长桥长卧水,烟笼翠柳翠笼烟。
盛夏时节,走进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村,神奇的惹巴拉、美丽的捞车河、古老的凉亭桥……传统村落古朴神秘,土家文化瑰丽多姿,令人流连忘返。
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村(湘西州美丽湘西办供图)
洗车河与靛房河在这里相遇,汇聚成捞车河,滋养了捞车村世世代代的土家人。一座古色古香的凉亭桥,串联起惹巴拉、捞车、梁家3个自然寨;艳阳高照,桥上有不少村民在避暑纳凉,或闲坐谈心、或闭目养神,安静恬淡。
捞车村是一个自然古朴的土家族聚居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村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得益于优良的自然环境,捞车村是著名的长寿之乡,村里共有百岁老人3人,90岁以上的有20多名。
沿着青石板路前行,一排排土家“一字房”“转角楼”,依山而建,黄墙青瓦,飞檐翘角。捞车村现存明代建筑15栋、清代建筑158栋、民国建筑134栋,是土家族传统民居保存最完好的特色古村寨,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寨”。
“入户道路硬化率100%、安全饮水普及率100%、卫生厕所改造率100%。”龙山县委办常务副主任、美丽办主任向清平介绍说,近年来,捞车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在传统文化保护、人居环境整治、景区提质改造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获评“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等国字号品牌,被誉为“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天然博物馆”。
这里,传统民俗原始古朴、神奇独特。灿若云霞的土家织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走进西兰卡普日尼挫(土家织锦作坊),66岁的土家织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代娥,正戴着老花镜,在家里的织布机上挑织,墙上挂满了精美的织锦和获奖证书。
“土家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我们通过织锦来记录历史,每块织锦都是一本书。” 刘代娥告诉笔者,这几年来,土家织锦越来越受外地游客喜爱,找她拜师学艺的已经超过1000人。
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2016年至今,捞车村不断对景区提质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的土家民俗风情,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光研学。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黄亚运告诉笔者,今年上半年,捞车村共接待游客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1000万元。
摆手堂前,土家族摆手舞、咚咚喹、茅古斯等传统民俗展演,正在热烈上演,游客们看得津津有味;冲天楼里,几名青年抬着花轿,在一群人簇拥下,表演土家嫁娶婚俗,土家哭嫁歌也唱了起来,鼓锣喧天,喜庆热烈。
走进巍峨耸立的惹巴拉宫,一阵庄严肃穆感扑面而来,置身万人摆手舞广场,锣鼓书隐约可闻,仿佛让人回到了土司王朝时期。2019年,惹巴拉宫被定为我国第33座影视基地,电视剧《血盟千年》在此拍摄。土家文化研究、土家民俗展示、乡村旅游观光和电影电视拍摄,古色古香的惹巴拉宫,已经成为游客必到的网红打卡点。
23岁的村民杨治成,大学毕业就回村当起了导游,每个月收入都有四五千元。“多的时候,一天要给十多个团讲解。”杨治成说,“能把家乡的美景介绍给外地游客,我觉得这份工作很有价值。”
除了欣赏美景,品尝当地美食,也是一大享受。
漫步在沿河游步道,循着“咚咚咚”的声音望去,两名土家汉子正举着木槌打糍粑。“糍粑蘸着黄豆粉和红糖吃,土家人叫‘马打滚’,吃起来好香,快来尝!”一名游客一个劲地劝周围的人来尝鲜。
“走累了喝碗甜酒,真爽!”甜酒制作也是当地一大特色。61岁的村民梁官翠在自家屋前,舀出一碗碗甜酒给大家品尝。南京游客张女士打趣说:“土家文化不仅能看,还能吃哩!”
郭大妹农家乐里,前来吃饭的游客一拨接着一拨。等上菜的间隙,游客们被院子里古朴的石磨、繁丽多姿的民族服装吸引,纷纷掏出手机拍照、啧啧称奇。一道道土家腊肉、土鸡、霉豆腐等特色菜上桌,鲜香四溢,令人迫不及待大快朵颐。
“我一个人忙不过来,还请了几个人帮忙。”厨房里,老板向美菊一边炒菜,一边给笔者介绍。郭大妹农家乐开办于2008年,向美菊也见证了捞车村旅游由弱到强的转变:“这两年生意越来越好,一年纯收入接近20万元。”
像向美菊这样,依靠村里发展旅游,吃上旅游饭的,村里还有很多。一座座传统吊脚楼,都华丽转身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民宿。现在,村里共有5家农家乐、48家民宿,床位300多张。旅游旺季,一房难求。
吃饱喝足,徜徉于静静流淌的捞车河畔,放眼望去,清澈见底、鱼虾成群。河道旁,桦木、枫香等古树名木,遮天蔽日。一个个渔船改造而成的花盆,造型别致,里面栽种的花草,正在怒放。渔民上岸后,曾经的谋生工具,也从水上转到岸上,静静诉说着这里曾发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