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文旅云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技术支持:湖南韵动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地址:湖南吉首市人民北路胡麻井广播播控中心电子信箱:916255273@qq.com联系电话:0743-8237952
简要介绍
辰河戏因流行于沅水中、上游(俗称“辰河”)一带,故名“辰河班子”,又叫“辰州班子”,是湖南地方戏曲大戏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沅水中、上游的广大地域,包括怀化地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省的铜仁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四川省的酉阳、秀山,湖北省的来凤、咸丰等县。其表演原始粗犷,豪放明快,幽然深情,一般是用高台(舞台演唱)、低台(木偶戏)、围鼓堂(坐唱)三种形式演出,唱腔分高、低、唱、弹四大类,并以高腔为代表。它是源于地方巫、傩、道的娱神而逐步演变过来的,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戏剧种,被国外学术界称为中国戏的“活化石” 。
辰河高腔音乐,系曲牌联套体,高亢、粗犷,具有湘西地方特色。辰河戏曲牌用“犯腔”转调,手法多变,与其他高腔不同的是用唢呐帮腔。表演艺术朴实,在武戏中,融合了湘西民间拳术的招式,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随着山区的开发,艺术交流增多,辰河戏吸取汉剧和其他剧种的长处,使表演艺术更加丰富。老一辈名演员有向代健(生)、安启家(净)、米殿臣(净)、杨锦翠(旦)、舒洛成(小生)、杨世济(生)等。 辰河戏以高腔为主,兼有低腔、昆腔、弹腔。旧时称“高腔班”。十九世纪引进弹腔,后又受常德汉戏影响,加入了汉剧艺人和剧目。声腔以高腔和弹腔为主,传统剧目中有许多整本高腔戏。弹腔则由南北二路组成,属于板式音乐,南路深沉柔和,北路明朗活泼。
辰河高腔源于弋阳腔,融入湘西民歌、号子、傩腔而成,音乐为曲牌联缀体。早期演唱时,一人启口,众人帮和,其节以鼓,不托管弦,辰河戏高腔颇有特色。它以唢呐代替人声帮腔,即高亢、粗犷,又饱和、浓郁,起到人声难尽的妙处。
辰河戏表演艺术朴实、化妆简单,无成套武功。至今乐师仍保留着古老的“圈腔点板”记谱法。角色行当分生角、小生、旦角、花脸、丑角五大行。擅长表现悲剧。高腔传统剧目中,保留了较多明清传奇剧本,以擅演目连戏著称。
后者已成为当前辰河戏演出的主要形式。
历史传承
辰河戏剧种的形成,经历了久远的历史发展。明王朝建立之初,不少江西移民来到辰河地域开垦荒地,经营新区。迁徙、劳作、经营之时,也将当地的戏曲声腔弋阳腔,带到了新的家园。弋阳腔传入辰河地域之后,与当地语言、民歌、号子、傩腔以及宗教音乐结合,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辰河高腔 。
早期的辰河高腔,多演唱连台本戏《目连》,这种艺术传统,一直保留到20世纪40年代。在辰河高腔的形成过程中,青阳腔也有一定作用,《金盆捞月》等早期青阳腔剧目,还保留在辰河高腔的演出剧目中。清乾隆、嘉庆年间,辰河高腔配合宗教祭祀活动,已极为盛行。各种祭祀酬神活动中,演唱辰河高腔戏,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这一时期,沅水也是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缅甸、老挝等国往来的交通要道,外事交往中,亦常有辰河高腔的演唱活动。
辰河高腔在沅水中、上游沿江城镇盛行的同时,也向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沅水最大的支流酉水流域的土家族聚居区,以及周边的苗区、侗区,都有辰河高腔的流布。在演出形式方面,辰河高腔除了高台演出之外,还有“矮台班”木偶演出。“矮台班”多由半职业艺人组成,剧目、音乐、排场与高台班相同。有时两种演出形式还同时在民间的祭祀娱乐活动中出现。“打围鼓”,也是辰河高腔的一种重要的演出形式。城乡间喜唱辰河高腔的人们,在邻家喜庆之日,一起到他家唱高腔戏,不化妆。当时不少政界和文化界人士,都喜欢参加这种演出活动。
辰河戏中,还包含有辰河昆腔、低腔和弹腔。辰河昆腔源于昆山腔。大约在明代中期,昆山腔传入辰河地域。辰河低腔在唱腔上与昆腔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昆腔用笛子伴奏,而低腔用唢呐伴奏。清道光、咸丰后,洪江成为经济繁荣的商业口岸,会馆林立,戏班云集。同治光绪年间,荆河弹腔艺人周双福、周松贵兄弟先后来到洪江,参加辰河戏班的演出,为辰河戏带来了弹腔艺术,不少辰河艺人赶来学艺。另外,毗连地区祁剧的影响,也促进了辰河弹腔的形成。自此,辰河戏逐步发展成为以高腔为主,兼有昆腔、低腔和弹腔的多声腔剧种。
1944年(民国33年),“辰河戏”名称首见于沅陵《力报》。民国年间,辰河戏艺人生活困苦,至20世纪40年代,辰河戏班散班者甚多,辰河戏走向衰落。
新中国建立之后,辰河戏恢复了生机,建立了一批职业剧团,民间的业余剧团多达200多个,1955年正式定名辰河戏。党和政府重视对这一古老剧种艺术遗产的挖掘和整理,一批有特色的剧目重新搬上舞台。经过整理改编的辰河高腔《破窑记》和《李慧娘》二剧,曾到北京进行汇报演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举行了辰河戏教学演出,挽救和继承传统艺术,湖南省艺术学校还开设了辰河戏科,辰河戏有了培养人才的专门学校,为广大民众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演奏形式
辰河高腔的舞台语言是在湘西浦市官话的基础上提炼而成,辰河戏宗法中州音韵。高腔音乐系曲牌连缀体,现存曲牌200余支,音调高亢、风格粗犷,旋律婉转悠扬,与山歌、号子相融,常用人声帮腔和琐呐帮腔,很有湘西地方特色。昆腔现存曲牌162支。低腔现存曲牌300多支。
辰河高腔音乐,系曲牌联套体,高亢、粗犷,具有湘西地方特色。曲牌用“犯腔”转调,手法多变,与其他高腔不同的是用唢呐帮腔。表演艺术朴实,在武戏中,融合了湘西民间拳术的招式,有浓郁的乡上气息。随着山区的开发,艺术交流增多,辰河戏吸取汉剧和其他剧种的长处,使表演艺术更加丰富。老一辈名演员有向代健(生)、安启家(净)、米殿臣(净)、杨锦翠(旦)、舒洛成(小生)、杨世济(生)等,真是人才的集原地!
辰河戏艺术流派
辰河戏表演艺术分下河路子、中河路子、上河路子、白河路子4个流派 。
下河路子,以泸溪县浦市为中心,包括沅陵、辰溪等地,由于那里围鼓堂盛行,不少艺人是由唱围鼓堂开始,走上高台唱戏的,形成了讲究唱功,多唱传奇本高腔,擅演《目连》的特点。
中河路子,以溆浦为中心,艺人多是由木偶班走向舞台,表演艺术粗犷、诙谐,且保留了一些木偶表演的痕迹,除演出整本高腔外,还将一些矮台班的高腔剧目搬上了舞台,演出时,随意性较大。
上河路子,以洪江为中心,包括黔阳、芷江、铜仁等地,艺人多出自清末民初洪江等各地科班,表演艺术严谨规范,上演的剧目高腔、弹腔并重,因与来自常德和荆河的弹戏艺人长期同台演出,交流技艺,对辰河弹腔的形成与发展有较大贡献。
白河路子,以永顺县王村为中心,包括永顺、古丈、龙山等地,艺人们多兼演木偶戏,戏班有舞台演出和木偶表演两套用具,唱腔、道白多用当地的方音。
历代名艺人,下河路子有米殿臣、杨学英、向代健、陈德生、石玉松、陈依白、杨仕元、康桂卿、陈盛昌等;中河路子有刘子焕、杨世济、舒洛成、刘德书、杨宗道等;上河路子有安启家、杨锦翠、向玉翠、李福彩、吴松林、王兰芳等;白河路子有李刚仄、曾金堂等。
辰河戏艺术特色
辰河高腔的舞台语言是在湘西浦市官话的基础上提炼而成,宗法中州音韵。高腔音乐系曲牌连缀体,存世曲牌200余支,音调高亢、风格粗犷,旋律婉转悠扬,与山歌、号子相融,常用人声帮腔和琐呐帮腔,很有湘西地方特色。昆腔存世曲牌162支。低腔存世曲牌300多支。演唱时,低腔较为奔放、热烈、有气势,用唢呐伴奏;昆腔较为典雅、文静、清新、优美,用竹笛伴奏。弹腔的舞台语言与高腔不同, 沅水中、上游沿岸市镇,多采用常德官话。其音乐由北路和南路组成,有多种板式联缀的成套唱腔,表现力丰富。
辰河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是唢呐、备子、京胡、二胡、三弦和大鼓、小锣、云锣、钹、小鼓、大桶鼓、旗子鼓、课子、尺板等。当地特制的高腔唢呐,声音高吭,发音柔和,音色优美,近似于女高音,能与唱腔溶为一体,在帮腔和伴奏中作用重要,特色浓郁 。
早年,辰河高腔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外、副、末、贴八行。清末民初之后,变为生、旦、净、丑四行。生角分正生、老生、红生、小生。旦角分正旦、小旦、摇旦、老旦。
辰河戏的表演艺术朴实、自然,有浓郁的泥土气息。早期的武打戏中,融汇了湘西民间武术的招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辰河戏在保持本身特点的基础上,吸取其他艺术门类和兄弟剧种的养分,使自己的表演艺术日渐成熟,形成了不同的表演风格。
辰河一带旧称职业戏班为江湖班,其演出可分为大愿戏、小愿戏、神会戏、堂戏、卖戏五种。大愿戏是地方为祈祷上苍、保民平安的酬神演唱,必演《目连》,一般在旷野空坪搭草台演出。小愿戏由某家、某村或数村联合举办,目的是为祈求家人、村坊清泰、丰收,多在村坊中祠堂的固定戏台演出。神会戏即各地神庙、同乡会馆、行业会馆,为所供奉之神的生、忌日而举行的娱神演唱。堂戏则是官绅、富户为红白喜事举办的演唱活动。卖戏则是人们常见的售票演出,一般在城镇、乡村的剧场演出。后者已成为辰河戏演出的主要形式。
辰河戏保存剧目
辰河戏剧目丰富,已存高腔剧目有连台本戏6个,整本戏47个,散折戏57个,以及有部分定本的条纲戏71个,是湖南保留高腔剧目最多的戏曲剧种。《目连》有“戏娘”之称,一是说明其古老,二是由于它包括了辰河高腔所有的原型曲牌和大鼓戏的锣鼓点子,演唱时排场丰富。整本戏和单折戏剧目,多系明、清传奇古本。长期以来,艺人和参加围鼓的文人,对传奇古本作了大量通俗化工作,使其雅俗共赏。整本戏中,苏(《黄金印》)、刘(《大细袍》)、 潘(《一品忠》)、伯(《琵琶记》)称为四大本看家戏。另有《三闯档厦》、《装疯跳锅》等剧目很有特色。辰河昆腔、低腔剧目基本失传,但仍有不少曲牌和唱词为艺人们抄录保留,有22个单折戏存在高腔剧目中,如《红梅阁》的“判奸”、《龙凤剑》中的“火烧轩辕坟”、《拜月亭》中的“走雨”、“招商店”、《百花亭》中的“斩巴”等。弹腔剧目存350个,除《打瓜招亲》、《荷花配》等大量剧目外,多与武陵戏、荆河戏相同 。
辰河戏已经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破窑记》、《李慧娘》、《烂柯山》、《周仁献嫂》、《金玉记》等,创作的现代戏有《寡妇链》,影响较大。
传承人
向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七岁起就随祖父学唱辰河戏,九岁进班唱戏,以后慢慢地戏路拓宽,并逐渐掌握了较多的剧目和曲牌。辰河戏中的高、低、昆声腔曲牌大都会唱。五七年在泸溪剧团任教时,将自己所学得的曲牌,剧目,以及各行当的表演技巧,全部传授给团内的演员。曾专门在司鼓方面教了刘跃鸿、张永平二人,作为剧团司鼓的继承人;此后,2003年县剧团招了一批新生力量,又将司鼓技术传授儿子向敏谦,通过努力,向敏谦能独立工作,可伴奏五六个大型剧目的司鼓,同时协助父亲进行曲牌、剧目的整理工作。
向荣,在辰河戏业内享有盛名,至今还能背出许多戏本,尤其能背出多本“目连戏”剧本,亦能导演、圈腔、念唱做打,无所不能。退休后,仍坚持教徒传艺,痴心不改。
传承谱系
向家祖父兄弟三代都从事辰河戏剧事业:
大祖父:向开科、攻生行、兼司鼓。多从事围鼓坐唱,也上高台搭班演唱。
三祖父:向开榜、攻旦行、由于其抢相好、身段好,一直从事高台演出。
祖 父:向开甲,攻生行,司鼓,一直从事高台演出父亲:向敦厚,从事围鼓坐唱向荣,幼年、青年攻生行,司鼓,后因嗓子坏了,改攻司鼓,导演。
孙 女:向兰。继承辰河高腔,在家学戏。
技艺特征
辰河高腔的剧目繁多,表演粗犷、逼真,都以写实见多,唱、做、念、打及独特表演特技。曲牌众多,音乐素材广泛,内涵丰富,唱腔高亢细腻、婉转、悠扬,伴奏乐器是唢呐和大锣大鼓,其中,唢呐是辰河戏的主要伴奏乐器。
主要代表作品及作品展览、演出、收藏、交流、出版和获奖情况
1982年参加湖南省在怀化地区举办全省辰河戏教学演出,担任全场司鼓。1984年导演传统折子戏《痴梦》,参加省青年折子戏汇演,获育花奖。1989年,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促进基金会举办的辰河高腔,《目连》戏录像演出,担任四本戏的导演,及全剧的司鼓之职。1991年,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促进基金会举办的辰河高腔《目连》戏录像演出,担任全剧的司鼓之职。1998年,改编、导演的《目连救母》参加法国巴黎秋季艺术节和西班牙木偶节的演出。1999年,和陈盛昌二人挖掘、整理的《泸溪县辰河高腔目连全传》由台湾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赞助出版。004年,改编导演的《地狱救母》在湘西州二00四“群星奖”评选活动中荣获创作和导演二项铜奖。2007年3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授予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
挖掘整理《泸溪县辰河高腔目连全传》并出版。改编《目连救母》赴法国参加法国巴黎秋季艺术节和西班牙木偶节演出。收集并整理多本辰河高腔传统剧木。整理辰河高腔曲牌400余支。
谢杳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1957年进溆浦县辰河戏剧团学艺,拜师杨世济,初学老生后改小生。1958年赴省参加青少年演员会演。1959年正式登台,很快挑起剧院大梁成为主要演员。1966年文化革命下放农村。1978年落实政策收回剧团工作到退休,曾任剧团艺委会主任、副团长等职。国家二级演员,省剧协会员,怀化市剧协副主席,县戏协主席,县政协第一届至第六届委员(第四届、第五届常委),白进团以来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演员。于1980年、82年、87年、90年均获得省文化厅、怀地政协联工委,中共溆浦县委会、县政府、县委宣传部、县政协、县社教办、县总工会等组织颁发的荣誉证书及奖状。自退休后,还经常参加本剧院开办的戏曲茶楼登台献艺,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技艺特征
辰河高腔是湖南四大高腔大戏之一,流行于湘西广大地区,主要是沅水上,中游一带,辰河戏是一个传统艺术丰富的古老剧种,辰河高腔的特点是用唢呐邦腔。善于抒发感情,具有高亢、粗犷而又深沉的艺术特色,表演艺术朴实有浓郁的泥土气息。我所扮演的小生戏,多以唱功见长,特别是在扮演悲剧人物时,能充分发挥高腔音乐的特点,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其塑造的“目连——傅罗卜”、“李旦与风姣”中李旦、“黄金印”苏秦、“荆钗记”中王十朋、“琵琶记”中蔡伯皆等,唱腔园润、高亢、吐字清晰、意味浓郁,较准确地塑造了人物形象,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主要代表作品及作品展览、演出、收藏、交流、出版和获奖情况
1957年进溆浦县剧团学艺,曾任剧团艺委会主任,剧团副团长等职,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怀化市剧协副主席,县戏协主席,县政协第一届至第六届委员(第四届、第五届常员)。
1981年参加由省文化厅主办“辰河戏教学及中国艺术研究院录相演出”。节目有:《戏仪》扮窦仪、《荷花配》扮杜君才、《判奸》扮裴禹卿等,得到省地文艺界领导及专家好评,同年主演《二度梅》等唱段被省广播电台采录向全省播放,并在省电视报上作两次报道,在历届赴地区会中均获得怀化地区文化局及宣传主管部门颁发的一等奖、二等奖,中年优秀演员奖,特别是1989年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促进基金会赞助并实施的“中国辰河目连戏录相演出”,扮演主角“目连——傅罗卜”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录相,共计50多小时,现作为戏剧“活化石”珍藏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曾获得与会的中外专家学者的好评。此录相带及其资料已销售至美、英、法、德、日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为辰河戏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做出贡献。事迹收入“世界文化名人大辞海”、“世界名人录”等十多部大型国家权威辞书中,1999年赴香港参加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发表论文一篇,“把辰河目连戏推出国门与世界文化接轨”获得世华艺术大会论文荣誉奖。同年获得“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
周建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1971年——1976年在湖南省溆浦县警予学校读书。1976年9月考入县文艺学习班(戏曲科班),学习两年,主功小生,师承辰河戏著名小生杨宗道。参加过怀化历届戏曲汇演。1984年经考核后被授予怀化市优秀青年演员称号。1986年任剧团团委,艺委委员。1991年任剧团导演、舞蹈编导。1997年起任县辰河戏院副院长主管业务。1999年任院长、2004年任文化馆一长、2004年底调回剧院任院长。我12岁自拜师杨宗道以后,传承了其作功细腻,刻画人物准确,生动灵活的特色和唱腔上粗犷却不失细腻婉转的特点。1978年在学员班排练了《春草闯堂》等戏,1981年起,师父亲授了武戏《凤仪亭》,文戏《幽会放裴》、《百花赠剑》、《蜜蜂头》(与师父同台演出,杨宗道饰郑仕德、周建斌饰郑庚夫)等,师兄陈祖铁也曾在排练《蜜蜂头》、《白门楼》等戏中言传身教,细诉杨家师门的表演特点,1994,年重排目连戏,师父对目连戏的场口、布景、烟火效果,表演技巧等系列程序和排练要点加以说明,让我深刻领会了其艺术要领。1994年以来,跟随老师方晓惠,师父杨宗道参加导演目连戏以来,对目连戏的演出流程和要点有较多的把握。1997年创建小剧场演出以来,每年演出300场以上,其中下乡演出180场,除亲自导演过辰河所有代表性的剧目以外,还致力于辰河戏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以及宣传推广等全方位的工作,在辰河戏中年演员这一代当中,得到了本区域较为普遍和程度较高的认可。
传承谱系
张三·光绪初年——1918年在溆浦柳村矮台班(木偶戏)唱辰河戏,授徒杨世济。
杨世济(1897~1971),初学木偶戏,唱丑行,二十五岁进入元和班,演小丑,并拜师周和生演生角,三十岁改行,他的表演艺术讲究气质,做派稳重,道白干净,红生戏《赐马挑袍》、《大江东》最为拿手。是溆浦艺人中目连戏演得最多的人员之一。51年进溆浦剧团,他在辰河戏艺术上有较大的成就,对辰河目连戏的传承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
杨宗道:(1928—2004)杨世济之子,8岁学戏,18岁主演连台戏《薜了山征西》小有名气。后在仁和班、清和班演出,师承父教,并在做派上得名小生向仕林指点,唱功上受名小生舒洛成熏陶。1951年任溆浦县剧团第一任团长。1998年联合国资助录像演出时演傅罗卜。周建斌:1963年生。1976年考入剧团,拜师杨宗道,1981年参加湖南省文化厅戏研所举办的辰河戏教学演出,与青年演员肖梅等一道对目连戏单折《松林试道》《刘氏回煞》有所传承,后在剧团参加了花目连《蜜蜂头》的演出并赴地区汇演。1994年剧团重排《目连》戏与老师方晓惠一同任导演,对目连戏的整台演出有了较深的了解和传承。
技艺特征
辰河戏分上、中、下河三个流派,以浦市、沅陵、辰溪为代表的下河派重唱,唱腔多变化,表演细腻,讲究文雅,溆浦独为中河派,唱作并重,表演上粗犷、豪放、明快、幽默,上河派洪江、芷江、铜仁为代表,重做功讲究能文能武,表演上严谨规范,豪放火辣。杨世济、舒洛成是中河派老一辈艺人中代表性人物,杨世济之子杨宗道为上一辈辰河戏小生的代表人物。在艺术上主要继承了杨宗道家传的艺术风格,在表演艺术上注重声情并茂,从不同人物的性格出发,准确细致地展示角色的内心世界,塑造人物细腻,唱腔粗中带细。
个人成就
1991年在文化部主办的导演培训班和1992年舞蹈编导培训班(怀化市艺术馆承办)结业后,历任剧团导演,县文艺活动总导演,组织策划和导演了本县所有的重大文艺活动,以及怀化市主办的纪念向警予110周年等大型文艺活动。 1994年参加导演了改编辰河高腔现代戏《乡葬》。获优秀导演称号,该剧目还获全市汇演一等奖,省新剧(节)目优秀剧目奖。
1996年以来,多次荣获全县宣传战线,市文化系统先进个人称号。2005年,组织排练演出的目连戏《刘氏回煞》参加全省十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评选,获得成功。2006年组织辰河目连戏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成功。
主要代表作品及作品展览、演出、收藏、交流、出版和获奖情况
主要代表作品辰河《目连戏》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十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被邀请参加中华民族促进会2006年举办的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
1981年湖南省文化厅在溆浦组织辰河戏教学演出,中国艺术研究院全部录像保存并印发了纪念册。
1989年文化部群众文化司委托怀地区艺术馆执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助计划一辰河目连戏录像演出及学习研讨活动,印发了目连戏论文集。
1992年日本文化财团赞助重排辰河目连戏。
1994年溆浦县辰河戏剧团重排目连戏,并邀请珠江电影制片厂,省电视台等前往溆浦,观看了目连戏的纸扎艺术。
1997年,怀化市文化局将溆浦确定为辰河目连戏基地。
2002年溆浦县人民政府以溆政[2002]64号文件,向省文化厅作出了关于将溆浦县辰河目连戏列为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的请示,成立排练演出领导小组。
2005年7月19日《三湘都市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剧团演出的目连戏单折《刘氏回煞》和目连戏保护传承所遇到的困难。
1980年省戏工室编撰(怀化市戏工室编辑)的《湖南戏曲传统剧本》(辰河戏)一套共8本。
1980年剧团翻印的《传统辰河高腔音乐初步探索》(上、下册史长生等编)
1980年,黔阳地区(今怀化市)戏曲工作室编印的《辰河戏音乐资料》高腔、低腔、锣鼓经一套。
1998年联合国录像演出剧照一套。
溆浦县辰河戏剧院目连戏演出的代表人物有:向克群(生)、张冬霞(旦)、舒孝英(旦)、向玉琴(旦)、严必友(净)、向泽清(净)、刘金文(小生)、杨世济(生)、向桂甲(旦,口述剧本《蜜蜂头》)、刘维贴(场面)、舒洛成(小生)、武文献(唢呐)、舒忠生(旦)、杨宗道(小生)、湛玉生(生)、湛长业(丑)、刘德书(生)、罗孝盈(生)、夏昌福(净)、谢杳文(小生)、杨东霞(旦)、樊正明(丑)、刘欢望(场面)、奠玉莲(旦)、舒炳惠(旦)、罗小华(旦)、周建斌(小生)、夏洪伟(净)、王身君(丑)、舒小红(旦)、刘爱桂(旦)、黄冲(场面)、舒五一(司鼓)、湛元章(唢呐)、向延林(唢呐呐)、童显鸿(生)、何训(丑)、向延选(生)、雷菊英(旦)、周生忠(唢呐)。
现状
现在这样一个完整地保留了民族文化特色并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古老剧种,辰河戏已走到了几乎失传的地步。只有泸溪县辰河戏高腔剧团坚持下来,多年来这个剧团下乡演出均自带交通工具、自带舞台道具、自带铺盖,不向群众借任何东西。山村条件差,剧团到村里演出,往往是戏台子搭在半山腰,而车只能开到山脚下,硬是全体演职员肩扛、手抬、绳索系,一趟趟把戏箱搬到山上。该剧团每年都要排演2至3部大戏,保证每个地方年年看戏不重样。他们排演的现代剧、历史剧、优秀传统剧目,均受到观众欢迎。使得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意识流艺术”的辰河戏这一古老戏剧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 为了继承辰河戏的优秀传统,谋求新的发展,该剧团还招收数个县市小学员多名。如今,不少学员已成为辰河戏的中坚力量,活跃在城乡舞台上。辰河高腔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戏剧的活化石。辰河戏已深深地扎根于湖南的湘西,成为当地人的精神大餐。同时也成为了当地人最喜欢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