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湘西州切换地区

  • 城市选择
  • 区/县选择
当前位置:文化遗产>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纪实
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纪实
关键字:非遗 苗族 文化 保护发布时间:Thu Jan 14 09:40:00 GMT+08:00 2021浏览量:969

绿水青山起歌舞 土风苗韵传万代—— 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纪实


武陵山深处,有一块碧绿的“宝石”,镶嵌在1.55万平方公里、300多万人生活的土地上。这块“宝石”就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2010年11月26日,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挂牌,湘西州成为全国第6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州人民倍受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



国家级非遗项目——土家族摆手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他还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湘西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牢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紧紧把握传承、创新、保护这些关键词,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开展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0年来,湘西州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6项,列入省级84项,州级255项,跻身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10年来,湘西州1座州级非遗馆,34个非遗传习所,1567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相继落成,文化生态有了遮风挡雨的“家”。10年来,湘西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文化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依法依规保护文化生态得到全面落实。期间,湘西州开展“非遗+扶贫”,“非遗+旅游”等工作,风生水起。2018年,湘西州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



传统节庆——山江苗族“四月八”


十年披荆斩棘,十年追梦逐梦。如今,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在湘西州各地生根开花,硕果累累。湘西州别具一格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湘西样本”和“湘西经验”,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


文化生态建设纳入重大战略


湘西,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山水风光壮美,名人英才辈出。这里,有湖南省唯一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等1517处历史文化古迹,172个中国传统村落和18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土家族、苗族独特的语言、习俗、服饰、建筑、音乐、舞蹈等。这里,山脉奔腾、峡谷深切、长河汹涌、瀑布飞泻、古树参天、草木丰茂。这里,有4.5亿年前海底世界红石林,原始次森林小溪等数百处自然景观绽放光彩。还有沈从文、黄永玉等一批名人英才璀璨世界。


在这块人文自然如此丰富的土地上,实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任重道远,必须全力以赴。



传统节庆——浦市龙舟


10年来,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直接指导下,湘西州文化生态保护纳入了全省文化发展重要战略,作为全省非遗保护和非遗项目数字化采集示范地区,给予政策、资金等倾斜支持。


州委、州政府按照“542”发展思路,瞄准全域生态、全域文化、全域康健、全域旅游的发展定位,全力打造集自然山水大画园、民族风情大观园、绿色产品大庄园、休闲旅游大乐园、和谐宜居大家园为一体的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和旅游目的地,把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列入了湘西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府绩效目标管理、精准扶贫“十项工程”、“美丽湘西”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扎实推进。


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原生态文化,是湘西州的宝贵财富和最大优势。2017年3月14日,州委书记叶红专在全州综治创新暨美丽湘西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抓好文化生态保护,大力推进中国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以老司城、里耶、芙蓉镇、山江、吕洞山等保护基地为示范点,做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挖掘开发、宣传推介“三篇文章”,加强古城古镇古村、历史遗迹、传统民居建筑的本体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扶持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基地、传习所和文化企业,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州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步伐大大加快。



苗族鼓舞——古丈四方鼓


实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有高规格的组织机构作保证。湖南省成立了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任组长,州政府州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任副组长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领导小组。同时,湘西州成立了以州长任组长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专家委员会,聘请国家级非遗保护专家担任顾问。全州8县市均成立非遗保护中心,协会和社团组织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区项目申报、评审,课题调研和文化活动,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实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有各级的经费投入作保障。自2013年以来,生态区共争取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文化生态保护区专项资金7637万元;省文化和旅游厅支持生态区开展文物保护、公共文化、非遗项目资金逾5000万元。在国家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资金的引领下,近5年州财政对文化支出达4.2亿元,平均增长28.5%。包括每年文化产业引导资金500万元、文化事业专项资金500万元、生态区建设专项经费500万元,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经费300余万元。各县市区财政预算每年至少安排非遗保护专项经费20万元左右。有各级经费投入作保障,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得以顺利实施。



非遗传习中心——乾州能工巧匠园


实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有完善的政策法规作后盾。湘西州先后出台了《湘西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湘西自治州土家族医药苗医药条例》等7部地方性法规,强化文化生态保护区制度建设。2019年9月,出台了《湘西自治州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五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4年)》,进一步明确了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责任分工,明确了州级财政预算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和文化生态保护专项资金1000万元。州人大常委会3次开展针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执法检查。同时,各县市制订了《保护规划》,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遵循。2019年,湘西州启动了《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十四五”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完善的政策法规成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坚强后盾。


若有人问,湘西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诀窍”是什么?高度重视,认识统一,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就是我们的“诀窍”。


文化生态传习基地覆盖城乡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主要建什么?建州、县、乡、村全覆盖的传习体系,这是湘西州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的“湘西方案”。


打造州级标志性非遗展示基地,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迈上新台阶。湘西州非遗馆、博物馆(文化生态区展示馆)作为60周年州庆重点项目,投入3.5亿元,总面积3.8万平方米,成为湘西州文化新地标。自2017年9月开放以来,观众络绎不绝。馆内非遗大师工作室集中展示15个项目,25位大师的精品力作。同时,不定期开设非遗公开课,让观众沉浸式体验非遗项目制作过程,使非遗走入生活,走入寻常百姓家。该馆承载着湘西州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梦想和使命。为湘西州保护历史、保存文物、传承文化、树立形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湘西的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精准扶贫从这里出发——十八洞非遗扶贫就业坊


建立县市综合传习中心,搭建通往不同领域的文化保护桥梁。现在,湘西州已建成县市综合传习中心8个。县市综合传习中心由于地处城乡之间,以及非遗项目集中地与传承核心区。对吸收社会各界的、民间的,以及广大乡村的文化生态信息更及时、更灵敏,对文化生态保护作用更直接、更快速,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县市综合传习中心承载着多个非遗项目保护传承任务,有专人管理,定期开展传承活动。对广大群众认识、支持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具有强大的合力。


建设乡村综合文化广场和传习所,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深耕基层。湘西州已先后完成吉首坪朗村苗族鼓舞传习所、保靖吕洞山村苗族文化传习所、龙山土家族梯玛歌传习所、永顺双凤村土家族毛古斯传习所、花垣十八洞苗绣培训基地等乡村传习所建设。在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建设中,将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简易舞台纳入建设内容,满足基层文化传承需要。全州完成1567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2019年底,全州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将实现全覆盖。建设乡村综合文化广场和传习所,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这棵大树,就有了深厚的土壤和充分的水分,才能长得更高大、更健硕。



湘西苗族鼓舞传习所(吉首坪朗)


扎实推进非遗示范性学校建设,生态保护区建设着眼长远。湘西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的通知》,全州授牌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14所,2所全国传承人群研修计划院校,9所学校评为首批省级非遗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挂牌民族文化传承实验学校15所,民间美术“蒲公英行动”实验学校培训基地22所,吉首大学成为全省非遗保护培训基地。大力推行双语双文教学,全州编写土家族苗族校本教材164种(套),将非遗保护相关知识做为教师继续教育必修课,举办了全州非遗进校园成果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推进非遗示范性学校建设,是湘西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一个点睛之笔。


建立非遗大师工作室,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支持创作、鼓励创新。非遗大师的创作、创新,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具有带动效应。为此,湘西州着力支持非遗传承人建立大师工作室,依托工作室,组建专业团队,深入研发非遗项目及产品,创立民间文化“沙龙”,搭建交流平台。并根据《武陵人才计划》,将对国家级、省级非遗大师工作室给予50万元、30万元补助。进一步激发非遗大师创作、创新的积极性,使之产生更多的精品力作。



吉首大学举办传承人研培班结业展演


现在,文化生态传习基地遍布湘西州,星火燎原之势已经形成,湘西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将翻开新的篇章。


文化生态保护传承成绩斐然


2019年2月25日,州委副书记、州长、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龙晓华,参加州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宣传文化委员组讨论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旅游兴州的理念,立足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人才优势,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历史文脉,抓好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好古村落和传统村落,推动文化旅游资源深度融合。要大力推进文创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彰显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注重与新市场新业态的有效对接,把文化自信和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十年播种,十年收获。十年前播下的一颗颗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的种子,如今硕果满枝。


抢救性保护成效显著。湘西州投入资金200余万元,配备专业摄影、摄像、录音、网络、编辑设备,组建州非遗数字化保护中心。全面完成苗族鼓舞、土家织锦技艺、凤凰纸扎、酉水船工号子和土家族哭嫁歌5个国家级项目的数字化保护和3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湘西州数字化采集取得了全国资源容量第二、数量均值第二、采集数量资源第三的好成绩。



传统节庆——圣山祭祖


生产性保护惠及民生。全州现有1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2个州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全州有各类文化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6万余人,实现产值35.13亿元。重点扶持土家族织锦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和湘西苗绣的提质升级。建立了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站直接带动就业500人次。有力地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促文化遗产资源转变为精准脱贫的动力,实现非遗项目鲜活传承,文化生态科学保护,传承人群普遍受惠的目标。


整体性保护形成“湘西模式”。从2013年起,全州8县市分别选一个村寨作为整体性保护试点,重点开展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等阵地建设,开展民族传统节庆活动,提倡讲民族语言、穿民族服饰、习民族习俗,维护青山绿水生态环境,恢复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空间。形成“有生态美景可看、有民族文化可观、有独特风情可赏、有舒心情感所释”的整体景致。通过整体性保护,各级非遗项目有了固定的传习阵地,广泛的传承人群,经常开展传承活动,良好的传承环境。达到“自然环境优美、地域风情浓厚、非遗特色鲜明、百姓积极参与”的局面,达到非遗项目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要求。整体性保护形成了“湘西模式”。


传承人保护形成机制。湘西州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3人、省级93人、州级382人。以国家级为重点、省级为骨干、州级为基础、县市级为依托的四级非遗传承人保护体系已经形成。共举办各类非遗传承培训班30多期,培训人数上万人。通过传帮带、民族文化进校园、非遗生产性保护等措施,非遗传承人培训常态化。制定了传承人走访、慰问、表彰、帮扶等制度。2017年,国家级、省级、州级非遗传承人年度补助资金分别增至4.8万元、2.4万元和1.2万元。修订了《湘西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开展了传承工作年度考核,对优秀的传承人予以表彰奖励,对不合格的传承人取消代表性传承人资格,传承人管理实现制度化。传承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每人每年不少于4次,每年亲授弟子不少于1人。支持、鼓励传承人收集整理项目资料出版,实物陈列展示,传承人传习活动实现经常化。



盛装接龙


“神秘湘西”文化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湘西州先后在央视、中国文化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主流媒体,刊播30多个专版或专题报道。在州内各类媒体开辟非遗保护专题专栏,组织开展“神秘湘西,文化寻根”大型系列报道。成功举办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节,五届中国凤凰苗族银饰节,四届吉首鼓文化节等节会,吸引了国内外聚焦湘西,关注湘西民族文化。拍摄了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湘西》,讲述苗族古歌传承的《寂寨》,以苗绣为背景的《嫁衣》等微电影。出版了《口述非遗——湘西历史文化故事丛书》《神秘湘西——湘西自治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粹》等80余种非遗相关书籍。


州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世树表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始终坚持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村落有机结合,保护非遗项目与发展文化产业有机结合,保护文化遗产与文旅深度融合有机结合,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湘西特色的模式和样本,正在向新突破和新跨越迈进。


绿水青山起歌舞,土风苗韵传万代。在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下,绿水青山的湘西,土风苗韵的湘西,如同一幅美丽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图片均由麻老先提供)


猜你喜欢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43-8237952